您现在的位置:四川张大千研究中心 >> 网站首页 >> 学术交流 >> 学术交流 >> 正文
敦煌研究院杨富学教授受邀到四川张大千研究中心 开展专题学术讲座
来源:四川张大千研究中心   作者:马刚   点击数:   日期:2024-11-12   字体:【

纵观古今,色彩的运用在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在美术创作中更为重要。而敦煌之所以成为壁画和雕塑的圣地,并非偶然。它是历史的必然,是各民族文化交流、交往、交融的交汇点,更是古代丝绸之路的见证者,也是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敦煌的独特表达。敦煌壁画有历代壁画五万多平方米,是我国也是世界壁画最多的石窟群,内容非常丰富。在敦煌壁画反应的色彩文化中,其丰富的内涵和不同时代色尚的崇尚,为敦煌晚期石窟的分期和断代提供了学术依据。

11月8号上午9:00,敦煌研究院人文研究部部长、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博士生导师杨富学教授受四川张大千研究中心邀请在内江师范学院美术馆学术报告厅为师生开展了一场以《民族色尚与敦煌晚期石窟的分期与断代》为主题的专题讲座。

讲座伊始,张大千研究中心主任杨坤教授详细介绍了杨富学教授在科学研究、教书育人等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并代表“中心”对杨富学教授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参加学术讲座的有张大千美术学院院长罗凯,副院长高登明、罗真,中华传统书画文化研究院院长李欣遥以及部分老师和同学们。

随后,杨教授介绍了敦煌文化的相关知识,以敦煌壁画反应的色尚文化开篇,从敦煌晚期石窟的概念、西夏尚红习俗在绘画艺术中的反映及其与敦煌绿地壁画之悖论、阿尔泰语系民族之尚绿(蓝、青)及其在艺术品中的反映、敦煌绿地壁画与回鹘的关系、蒙古尚蓝及其在敦煌石窟中的反映五个方面重点讲述了色尚的民族属性。唐、宋、西夏、明,都有尚红传统,故其绘画的主流颜色是红色,蓝绿主要用于描绘青绿山水、蓝天、荷花池等,一般不会将绿(蓝)作为壁画的主色使用。回鹘既尚绿又尚红,红色主要用于衣饰。西夏尚红贱绿,蒙古尚蓝忌红,曹氏归义军尚红变绿。清朝尚群青,敦煌壁画中凡有群青者,差不多都可推定为清代之物。西夏不属于阿尔泰语民族,古来没有尚绿(蓝)的传统。西夏属于汉藏语系的民族,其文化传统与汉族、藏族接近,色尚相同,都崇尚红色,只是相较而言西夏贱绿色的特点似乎更为明显一些,故而《宋史》《辽史》都予以特别强调。观晚期敦煌壁画,以绿(蓝)为主,与其解释为西夏之物,毋宁解释为敬奉佛教且长期充任敦煌统治者,以绿(蓝)为尚的回鹘、蒙古更为合理。元代敦煌政治军事地位甚高,加上经济发达,四通八达,大规模营建石窟的人力物力兼备,故大中型石窟较多,瓜州肃王为一等王,地位高于二等王沙州西宁王,所以,元代瓜州石窟营建强于敦煌。在互动环节,老师及同学们踊跃参与,“中心”王平博士、中华传统书画文化研究院宋学勤博士、美术学院段汶利副教授提出了与自己相关研究领域的问题,杨教授一一解答,并激励同学们勤奋学习。

最后,杨坤主任总结了杨教授讲座的核心内容,提出了敦煌学术研究的前沿领域对于张大千研究的结合与发展,并勉励师生要深刻领悟敦煌壁画对于自己专业创作的借鉴和融合。

敦煌晚期石窟的分期与断代是近年来学界的热点话题,此次讲座内容是杨富学教授最新的研究成果。讲座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论证有力,感染了在场的听众,激发了师生对于敦煌文化的向往,以及对以后的学术思考和研究新的追求。





                                                                                                              

(图/王学明 文/马刚 初审/代梅 复审、终审/杨坤)


合作伙伴

四川张大千研究中心 站长:四川张大千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