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张大千
一、海天同悲 痛悼大千
二、海峡两岸 两座丰碑
三、大千艺术 薪火相传
四、大千余韵 流芳千古
五、大千故里 文化内江
永远的张大千
一、海天同悲 痛悼大千
一九八三年四月二日,画坛一代宗师“五百年来第一人”的张大千先生在祖国宝岛——台湾台北市带着他对家乡的无限眷恋溘然长逝,享年八十五岁。
数十年来,大千先生为弘扬中华文化、继承和光大中国的传统绘画艺术,“以古人为师”、“以自然为师”、最后步入“以心为师”的至高境界,居青城,攀峨眉、游履西康、泛舟长江、三上黄山、面壁敦煌、壮年出游、赴印度、奔巴西、阿根廷、美国,“行遍欧西南北美”终觉“看山须看故山青”,最后定居祖国宝岛——台湾。大千先生一生致力于继承、发展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为中华艺术光大弘扬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以洋洋洒洒近五万幅画作成为中国近代美术史上一座令人仰止的高山。他的逝世是中国美术界的一个重大损失和无法弥补的遗憾。噩耗如同惊雷闪电,世界艺坛风雨共泣、海天同悲。
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在当天就发布了大千先生去世的消息,台湾《中央日报》以《张大千先生千古》为专题专发社论称“大千先生是名满天下的大画家,是崇尚自然的诗人、画家、艺术鉴赏家,更是代表着中华文化精神的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大丈夫”。此外,美国《纽约时报》、日本《产经新闻》、美国《华侨日报》等许多国家的报刊都在显著位置刊登了大千先生去世的消息。
中国美术家协会唁电称“……先生在中国画艺成就杰出,向为人所仰慕,他的逝世是中国美术界的一大损失……”我国著名画家及大千先生生前友好吴作人、刘开渠、刘海粟、李苦禅、黄永玉及弟子何海霞等人也联名从北京致电台北表示深切哀悼。
四月八日,大千先生故乡内江亦发出唁电:
惊悉张大千先生仙逝,乡梓人民,尤感痛惜。追忆先生,勤于笔砚、精于丹青,血汗铸成名山大业;感怀先生浪迹异乡,心属故里,手书“内江市志”、“内江县志”,墨痕犹新、痛之惜之,唯将先生业绩垂之竹帛,以慰天灵……。
此外,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的女儿梅葆玥、儿子梅葆玖也发出唁电,痛惜先生仙逝。
一代宗师仙逝,引发两岸华夏儿女同声悲悼,这在当时特殊的历史条件下也算前所未有的一个重大事件。四月五日,台北成立了由张群、陈立夫、何应钦、蒋纬国、李登辉、宋楚瑜、张学良等台湾国民党、政、军及文化艺术界人士117人的张大千治丧委员会。
四月十六日、张大千先生公祭仪式在台北隆重举行,时任国民党“总统”的蒋经国先生特颁“艺坛宗师”匾额,以表彰先生在艺术上的卓越成就。公祭结束后,大千先生的灵柩葬于先生旧居“摩耶精舍”内“梅丘”巨石之下,“梅丘”为一人形巨石,为当年先生托曾任前任香港特区首长董建华先生的父亲董浩云从美国运回,葬于“梅丘”意为“归正首丘”(意即狐狸死后头部始终朝向洞穴的方向),“梅丘”石头部朝向祖国大陆,取意为“心向故里”之意,以慰先生晚年甚炽的思乡之情。
一代宗师虽然离我们而去,但他却给我们留下了无尽的精神宝藏。
四月十三日,由中国美术家协会四川分会、四川省博物馆在成都人民南路省展览馆联合举办了“张大千画展”,展览的150幅作品选自大千先生1924年至1982年的作品山水、人物、花鸟、松石、虫鱼、敦煌壁画以及书幅条幅等精品,盛况空前。
同月二十二日,上海博物馆及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在上海联合举办了“张大千遗作展”,展出先生自1921年至1982年的作品114件。
五月二十八日,由台北历史博物馆在台湾高雄市举办“张大千遗作展”。展出大千先生精品遗作136幅,其中有大千先生绘制内江资中盛景的《资中八胜图》等等,体现了大千先生的各个时期绘画风格。
六月十三日,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研究院、中国美术馆联合举办的“张大千画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隆重开幕,这次画展展出了先生自1922年至1982年的作品216幅,充分展示了大千先生艺术特色和思想,许德珩、华君武、李可染、关山月以及大千先生的生前友好,年逾八旬的叶圣陶等名人出席了画展开幕式。
一时间,海内外纷纷举办悼念活动和画展,在海内外掀起了一股不小的“张大千热”,成为当时艺术界的一件大事。先生虽逝,风范长存,德艺堪嘉,影响至深。
二、海峡两岸 两座丰碑
浩瀚的无垠天空,因为有了璀灿的群星,才显得瑰丽壮观;漫长的人类发展史,因为有了无数杰出的人物,才使人浮想联翩,热血沸腾。
在各民族的各个时代,都曾涌现过众多优秀的才俊豪杰,尤其是在历史转折的重大关头,彪炳史册,影响深远的历史人物,更是那个时代的重要标志,不仅仅为历史学家津津乐道,而且对本民族乃至整个人类世世代代发挥着持续的深刻的影响。张大千正是这样一位名震寰宇、影响巨大的艺术大师。
大千先生辞世后,张大千治丧委员会根据1979年4月12日订立的遗嘱:将自己作画分成十六份留给妻儿,所收藏的古人书画文物和家宅“摩耶精舍”房屋及基地全部损赠给公家。为弘扬大千艺术,缅怀先生精神,治丧委员会决定:“摩耶精舍”暂交台北政府接管,并在此基础上成立张大千纪念馆,(后归属台北故宫博物院管辖)。远在海峡对岸的台北张大千纪念馆由是而生。
同时,大千先生故里内江亦于1985年筹划成立“内江市张大千纪念馆筹备委员会”,并于1987年举行奠基仪式。
(一)台北张大千纪念馆
张大千先生于一九七六年回到祖国宝岛台湾,选台北外双溪建造居住环境十分考究的摩耶精舍,一九七八年竣工后入住。大千先生逝世后,家属遵其遗志捐出精舍,成立张大千纪念馆。
摩耶精舍占地面积578坪,两层四合院,面积222坪。位于外双溪水双分之处,四合院式的建筑为先生亲自设计兴建,中间为天井,除正屋而外,大都用木材。参观者可沿中庭通道,参观一楼客厅、画室、小会客室、餐厅。客厅陈设典雅大方,墙上有一幅照片是民国七十一年荣获中正勋章时,蒋经国先生亲自为其颁授时的摄影。另一幅为民国四十五年和毕加索会面的合影,艺术界人士称为东西方艺术的高峰会议。紧邻着客厅是画室,室中置有先生蜡像,正挥毫作画,栩栩如生,旁边并放置猿猴标本一只。大千有黑猿转世之说,生前常以戏猿为乐。墙壁上挂着先生昆季三位的相片、敦煌石窟前的留影,老师曾熙先生的画梅和太夫人曾友贞女士的遗作《耄耋图》。画桌上陈列着画具,桌面上柱子挂着许多画笔,笔毫均为精选的动物毛须制成,其中一只马鬣巨笔为泼墨所用的。
一楼另有小会客室一间,专供张夫人接待女宾之用。室内布置十分典雅,墙上挂了几幅家居生活照,另放置奇石数方。大千先生生前爱石成癖,收集奇木奇石。为了长期观察,写生入画,常不远千里从巴西、美国、日本运石至台湾,奇石收藏之丰,可谓“富甲天下”。一楼的南面是餐厅,先生是知名的美食家,不但讲究吃,更懂得吃,对选材和作法尤为重视,兴致来时常亲自下厨招待亲朋好友。墙壁上挂着“宾筵食帖”是辛酉(民国七十年)先生宴请张岳军先生等的菜单。
二楼有裱画室和小画室。小画室陈设较为简单,室内挂钟停在八时一刻,此为纪念大千先生辞世之刻。裱画室内备有请师傅来家中裱褙的全套裱画工具。
先生苦心经营的花园中的盆栽为山林之精华,是花园最重要的布置,从前院、中庭、后园到屋顶花园比比皆是。先生喜爱盆栽,尤其是松树,其余为柏、梅等盆景。前院进门入口处的一盆黑松,先生称之为迎客松,枝态作悬崖式,以四十五度角下坠,颇有鞠躬欢迎的意思。另有四盆“铁柏国宝”,蟠曲矫劲,树龄皆已超过二百年以上。盆景取姿态雄伟、树干古老苍劲老气横秋者为上品,这几盆国宝可谓绝无仅有。后园一盆阳明山绒毛野杜鹃,树龄七十,枝桠相连,象征着永结同心,先生特别喜爱,特题字于盆“摩耶精舍供养鹤林连理”。
摩耶精舍内花木扶疏、小桥流水、曲径通幽。从后园影娥池畔可登上二座茅亭,分别名为“翼然”、“分寒”。“翼然”亭上有对联一幅:独自成千古,悠然寄一丘。这是大千先生八十一岁时之作,充分表现出其豪迈洒脱之情。茅亭是以原木为柱架的构造,以棕榈及细竹为顶,在此听风观雨,远近景色尽收眼底,先生曾说:“凡我眼见,皆我所有”,这是何等豁达的襟怀。另有一座“考亭”,是专供蒙古烤肉的地方,除烤架外,尚放置数个盛四川泡菜的坛子。亭子前面,竖有一巨石,石上摹刻“大千居士乞食图”。
摩耶精舍除了静态的盆景供人观赏外,尚有动态的乐趣,如锦鲤游泳,猿猴攀跳、鸟鸣喈喈、灰鹤青云,各具姿态。尤其是那一潭锦鲤鱼池,白、橘、黄、黑的锦鲤,池中戏水,五彩缤纷,煞是好看。
大千先生喜好梅花其及孤傲耐寒、坚韧不拔的精神,乃于后园遍植梅树。园中竖巨石“梅丘”,一代大师长眠于此。正所谓:“独自成千古,悠然寄一丘”。
(二)内江张大千纪念馆
内江市张大千纪念馆位于四川省内江市东桐路圆顶山,依山傍水,东临川南名刹西林寺,南俯粼粼沱江水;西与高等学院比邻相伴,北邻西林新城区。地貌为一狭长之小山丘陵。东西长约400米,南北宽约75米。占地面积20973平方米。地势东高西低,登高南眺,大千故里风光尽收眼底。1987年,张大千纪念馆举行奠基仪式,1991年主体工程竣工,1992年中秋开馆。现为国家AA级风景旅游点,四川省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现已开放的纪念馆主体工程,占地近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包括四个陈列展览厅,一个展廊,一个展销厅及行政业务用房之外,还建有一座长36米高2米的镌刻有大千先生及胞兄张善子先生书画作品的艺术墙,一个360平方米的荷花池,一个约800平方米的芭蕉园、一个300平方米的百梅园和大风堂味苑餐厅。
内江张大千纪念馆建在风景秀丽、气魄宏大的圆顶山上。比台北张大千纪念馆大了近十倍,这也是全中国近现代书画名家纪念馆中规模最大的一个。
自刘海粟先生书题馆名“张大千纪念馆”拾阶而上步入纪念馆,两排雪松巍然挺拨,傲骨迎宾客。左侧有大千昆仲书画艺术墙和大千先生青石塑像,正门高悬张学良将军手书“张大千纪念馆”。呈川南民居特色的园林建筑亲切自然、古朴典雅、气势恢宏。辅以川南园林民居之马头墙、坡屋面等点缀,房屋布局以四合院为基础组合,庭院呈几重几进,古色古香,别具雅韵。绿的气息,花的芬芳装点着纪念馆。宽阔的庭院种植着腊梅、海棠、黄桷兰等名贵花木,庭院第一展厅外,悬挂着书法大师启功和著名作家李准的两幅对联:“山川自逊神工笔,魂梦长悬故宅心”;“细注虫鱼笺尔雅,广收草木续离骚”,横匾为“棠棣联辉”。第二展厅前的匾联由新华社前社长、著名记者穆青撰写:“毫穿铁卷丹青幻化惊海域;江开石壁云帆鼓荡梦神洲”,横匾为“艺坛宗师”。第三展厅,悬挂张大千书写的“大风堂”三字横匾,两旁金字楹联,分由大千先生和其二哥、著名画虎大师张善子所题:上联“学业日唯不足,精神养则有余”,下联:“四面云山谁作主,一声长啸振雄风”。第四展厅则陈列着张大千及大风堂弟子作品供游人欣赏。
内江张大千纪念馆现有馆藏文物、国内外艺术品、资料等约一千二百余件(幅)。这些来自于海内外的大量实物、书画、照片、图书、画册展现了张大千及张善子二位先生的奋斗历程和他们在艺术上的卓著成就。此外,展厅内还展出了张大千与毕加索两位世界级大师会晤及交流的珍贵照片。陈列有香港著名雕塑家陈哲敬先生为张大千所塑的铜像。另有大量海内外名家字画、牌匾、楹联等供人们观赏。这里已成为中外人士旅游、观光、休憩的胜地。
自1992年9月正式开馆以来,纪念馆共接待约30个国家和地区的旅游观光人士近80万人次,中外来宾对内江修建张大千纪念馆和纪念馆本身给予了高度评价。
在当代名人尤其是书画名家中一人享有海峡两岸两座纪念馆的则仅大千先生独享此殊荣,大千先生在中国当代艺术界的巨大影响力,由此可见一斑。海峡两岸的两座纪念馆,犹如两座丰碑,在时间的风雨中把大千先生的生平和艺术默默诉说。
三、大千艺术 薪火相传
大千先生和他的二哥“虎痴”张善孖的画室取名为“大风堂”,故他们二人的弟子都称为“大风堂”弟子。据不完全统计遍布在海内外“大风堂弟子”多达150多人,其中如北京的何海霞、刘力上、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李万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副教授俞致贞、北京著名国画家田世光、梁漱年、上海知名美术编辑刘侃生、著名画家谢伯子、叶名佩、中国画院画师郁文华以及郁慕贞、郁慕洁、郁慕娟、郁慕莲四姐妹、钱悦诗、苏州文联特委曹大铁、上海文史馆馆长、书画家糜耕云、天津文史馆慕凌飞、北京王永年、张正雍以及日本弟子书画家高桥广峰、台湾著名画家孙云生、欧豪年、美国华裔著名画家李顺华、香港著名画家林建同等等一大批传人,他们或以书画闻名,或致力于美术教育,已成为中国美术、书法界一支重要的生力军,同时,他们将所学传业授道,为中国书画界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传承人,为中国传统美术正贡献着不可小视的力量。
同时,在大千先生故里——内江,也因大千先生等人而拥有了“书画之乡”的美誉,内江书画院,森大书画院、内江市政协书画院、东林书画社等一批书画院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老、中、青书画家如晏济元、邱笑秋、梅晓初、李果青、王世贵、张文忠、廖心永、刘政权、李明徇、陈尔云、曾国武、陶进超、刘柱正以强劲的冲击力迅速崛起,“书画之乡”后继有人,大千艺术、薪火相传。这一批又一批的书画家们以弘扬大千艺术为己任,用他们的辛勤努力抒写着“书画之乡”的美好明天。
此外,内江市近年还举办了两届“大千杯”少儿国际书画大赛,影响巨大,大千故里小画家们正用手中的画笔,描绘着他们心中的美好未来。
四、大千余韵 流芳千古
大千先生虽已离我们而去,但他的影响和魅力却有着无穷的生命力。
一九九一年,内江市举办了首届“大千文化经贸节”,开幕式上上千人的大型团体操表演引人入胜。此后,队伍进行了大规模的游行表演活动,一时间,万人空巷。在尚未峻工的内江张大千纪念馆,举办了“张大千·张善孖原作展”,六十余幅大千兄弟的真品第一次集中展示在家乡人民面前,让内江人民充分感受了大千艺术的魅力。此外,经贸活动招商引资还取得了超过亿元的骄人成绩。
一九九九年,在张大千先生诞辰一百周年之际,台湾、北京、成都以及美国加州都举办了隆重的纪念活动。在大千先生故里,纪念活动更是热闹非凡,异彩纷呈。大型文艺晚会“纪念张大千诞辰一百周年专题文艺晚会——《大千神韵》荟萃了内江市作词、作曲、音乐舞蹈编导,声乐等各方面精英,以全新创作的舞台艺术作品从不同侧面展示了大千先生的艺术风韵,并在四川电视台专题播出。张大千纪念馆更举办了隆重的”张大千、张善孖原作展暨大风堂弟子作品展”,展出张大千、张善孖原作精品五十余幅及大风堂弟子作品数十件,让家乡人民大开眼界。同时,森大书画院邀请邱笑秋等国内知名书画家及内江书书画名流荟聚一堂,现场作画,以这一特殊的方式表达对一代宗师的怀念之情。
“盛世兴收藏”,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收藏热”在大陆及海内悄然兴起。大千先生辞世去后,因其巨大的艺术成就,其作品也成为藏家竞相角逐的珍品。在2000年苏富比拍卖会上,张大千先生的《幽谷清霞》以609万港元的高价被藏家拍卖。《天竺歌姬》镜心也拍出了235万港元。在2001年的佳士得拍卖会上,《松峰晓霭》拍出了521万港元拍出。在2002年的苏富比拍卖会上,张大千的《泼彩朱荷》六条屏(168CM×369CM)拍出了二千零二拾二万港元的天价。大千先生作品的艺术魅力由此可见一斑。
在近年中央电视台的“鉴宝”栏目和“艺术品投资”栏目中,我们可以经常看到或听到大千先生作品及话题。先生的影响力不可谓不深也。
二00一年六月,由四川省文联等单位组织发起了影响四川的历史以来的“四川十大文化名人”推荐活动,经公证,按时代顺序评选出的“四川十大文化名人”依次为李冰、司马相如、落下闳、杨雄、李白、杜甫、苏轼、杨慎、郭沫若、张大千。其中,张大千的选票相当不少,在这“十大文化名人”中,文学家占了七位,科学家二位,画家只有一个人,那就是张大千。这于诞生了一代宗师的内江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荣誉。
大千先生逝世后,关于先生的生平,艺术研究风生水起,呈现风起云涌之势。
内江作家杨继仁先生撰写的《张大千传》开家乡完整著述介绍大千先生生平艺术先河。后有内江著名画家邱笑秋先生创作的大型现代川剧《张大千》面世,并赴成都、北京进行了汇报演出,获得极高的赞誉。这也是张大千先生第一次以艺术的形象出现在戏剧舞台上。
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摄制了影片《国画大师张大千》,二00五年,三十集电视连续剧《张大千》也在内江张大千纪念馆举行了隆重的开机仪式。港台著名影星吕良伟着大千装束莅临内江,以“张大千”的方式向内江人民问好,致意。
二00五年四月,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栏目组专赴内江,拍摄大千故里文化风采。六月,上下集《大千故里话大千》在中央电视台四频道(国际频道)向世界播出,引发了新一轮的“大千热”。
从七十年代起,我国报刊大量出版介绍大千生平,艺术的书籍,《张大千画选》、《张大千年谱》、《张大千生平和艺术》等等,林林总总、汉牛充栋,大陆出现了以李永翘为代表的研究张大千生平的一批学者,《张大千全传》、《张大千传奇》、《画坛皇帝》等数十部作品洋溢着对一代宗师的崇敬之情。在海峡对岸,宝岛台湾,出现了以巴东、傅申、冯幼衡等艺术家为代表的研究大千艺术的学术大军,著述甚丰。
此外,“张大千艺术研究院”也在内江张大千纪念馆内宣告成立,由大千亲属、门人及再传弟子联袂操办的张大千艺术研究会也已成立……。
“张大千热”、“大千文化”的兴起,正以一股前所未有的冲击力影响着中国艺术界。
五、大千故里 文化内江
内江,这一片人杰地灵的富地,曾经孕育了一代国画大师张大千的沃土,在迈进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古老的汉安大地正展示着她全新的魅力和风采。
二00三、二00四年,内江市委、市政府作出全力打造有世界影响力的大千品牌,建设大千故里、文化内江的战略决策。文化、旅游、饮食、服务等诸多行业齐头并进,顷力打造“大千品牌”,建设内江美好明天。为此,决定实施建设“大千文化园”这一重点项目。
规划中的“大千文化园”是以展示世界著名国画大师、四川十大文化名人张大千先生的生平、画作和艺术历程为主的文化园地,同时结合展现内江名人文化。拟建的大千文化园是以大千文化为其特色的国际文化艺术中心和山水园林,包括两个园区:大千园林、大千文化中心。
(一)大千园林
大千园林拟建于汉安大道以北,规划占地600亩,是一处集山、水、园、林、雕塑于一体,展示大千先生生活历程和艺术历程的中式园林,是以大千文化为其特色的高品味的文化、休闲度假园地。
大千园林将恢复大千先生故居以及在海外居住的园林式庄园。包括内江的“大千故居”、巴西的“八德园”、美国的“环荜庵”、台湾的“摩耶精舍”等,均按原大复原建造。同时,设置名家雕塑精品,以“撷取古人精华”、“游历名山大川”、“融汇中西艺术”、“墨彩流溢创新篇”为主题,创作四组雕塑置于四处居所之前。
此外,园林区还将筑山、引水、开辟大千先生喜爱的荷花、梅花、海棠、竹林、松林等艺术园区,配置大量川派盆景,创造出大千先生绘画艺术的意境。同时,保持园林与建筑浑然一体、相得益彰的整体风格,成为真正富有大千文化的山水园林区。
(二)大千文化中心
拟在现内江张大千纪念馆基础上扩建而成,是一个集文化展示、研究、传播、鉴赏于一体的多功能、多层面的国际文化艺术中心。
大千文化中心内包括张大千新展馆、大千艺术长廊、大千研究会馆、绘画中心、博物馆、文化艺术街市和园林、水体等主体项目内容。
建成后的大千文化中心将包括现内江张大千纪念馆、路谰洞地域范围,占地140亩,它将成为具有书画展览、鉴赏、收藏、研修、书画创作与艺术交流、书画艺术品交易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具有国际水准的文化艺术中心。它将以一个全面的面貌,成为“弘扬大千文化”的主要基地呈现在世人面前。
一位专家在参观内江张大千纪念馆后感叹道:“内江的的确确是一个人杰地灵、人才辈出的地方。内江人不鸣则已,一鸣则相当惊人,成为名人、大家。希望内江能诞生、培育出更多的名人,更多的大家”。专家恳切的言辞中透露出更多的是热切的希望。
热爱家乡、建设家乡,内江的美好明天寄托在新一代的内江人的身上,破晓的旭日终将成为冲天红日,希望就在新一代莘莘学子们身上。
——丰 源
2005年10月
附录
张大千爱国怀乡诗词选
不见巴人作巴语,争教蜀客怜蜀山。
垂老可无归国计,梦中满意说乡关!
投荒乞食十年艰,归梦青城不可攀!
万里故山频入梦,挂帆何日是归年?!
十年去国吾何说,万里还乡君且听:
行遍欧西南北美,看山须看故山青。
梅花落尽杏成围,二月春风燕子飞;
半世江南图画里,而今能画不能归!
海角天涯鬓已霜,挥毫蘸泪写沧桑。
五洲行遍犹寻胜,万里归迟总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