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四川张大千研究中心 >> 网站首页 >> 张大千生平与艺术 >> 张大千生平 >> 正文
亿万斯年  风范长存——写在张大千先生诞辰110周年之际
来源:内江日报等报纸   作者:罗宗良   点击数:   日期:2011-12-16   字体:【

 

1899510,响誉世界艺坛的张大千先生诞生于四川内江。26年前的42,艺苑一代宗师张大千先生在台湾台北溘然长逝,享年85岁,噩耗如惊天劈地,世界艺坛共泣同悲。

一、       大千仙逝,天地泪涕

198343,台湾《中国时报》以“五百年来一大千”,《中华日报》以“悼念艺坛宗师张大千先生”,《联合报》以“国画大师张大千与世长辞”,《中央日报》以“张大千千古”、“艺坛瑰宝·国画大师张大千昨晨病逝”等为专题,专版专发社论、消息、纪念文章等,称张大千先生是名满天下的大画家,是崇尚自然的诗人、画家、艺术鉴赏家,更是代表着中华文化精神的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大丈夫!。

同日,北京“新华社”迅即发布了大千先生去世的消息。紧接着《人民日报》、《四川日报》、香港《文汇报》、《澳门日报》等三十多家报纸都不约而同铺天盖地在显要位置报道了张大千先生逝世的消息,刊载了相关纪念图文。

美国《华盛顿邮报》、日本《朝日新闻》以及熟知张大千先生的新加坡、南朝鲜、印度、泰国、阿根廷、马来西亚、法国、西班牙、西德、巴西等许多国家的报刊都在显著位置刊登了张大千先生去世的消息与纪念图文。

此外,大陆各有关方面还纷纷采取允许的方式表达哀悼之情。中国美术家协会唁电称“……他的逝世是中国美术界的一大损失……”。我国著名画家及大千先生生前友好吴作人、刘开渠、李苦禅、黄永玉及弟子何海霞等人也联名从北京致电台北表示深切哀悼。48,大千故里发出唁电:“惊悉张大千先生仙逝,乡梓人民,尤感痛惜。……唯将先生业绩垂之竹帛,以慰天灵……”。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的女儿梅葆玥、儿子梅葆玖也发出唁电,痛惜先生仙逝。

一代宗师仙逝,引发两岸华夏儿女、世界艺坛同声悲悼,这在当时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堪称前所未有。

二、艺术永存,薪火相传

一代宗师虽然离我们而去,但他却给我们留下了无尽的精神宝藏,张大千先生仙逝之后,海内外各种有关张大千的展览接踵而至、盛况空前。

张大千先生仙逝后仅12天,中国美术家协会四川分会、四川省博物馆就在省展览馆联合举办了“张大千画展”,展览的150幅作品选自张大千先生1924年至1982年的山水、人物、花鸟、松石、虫鱼、敦煌壁画以及书幅条幅等精品。紧接着19天后,上海博物馆及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又在上海联合举办了“张大千遗作展”,展出先生自1921年至1982年的作品114件。不到两个月时,台北历史博物馆在高雄市举办“张大千遗作展”,展出大千先生精品遗作136幅,其中有大千先生绘制内江的《资中八胜图》等。两个多月后,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研究院、中国美术馆联合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张大千画展”,这次画展展出先生自1922年至1982年的作品216幅。

海内外在张大千仙逝年所举办的这四次展览,汇集的作品数量多,时间跨度长,充分展示了张大千先生各个时期的艺术风格及其思想。而出席开幕式的却分别有国家、省、市有关领导,文化艺术界名流,张大千先生的亲属、生前友好、门人以及敬仰张大千先生的各界人士。这几次以悼念为主旨的画展,在海内外掀起了一股不小的“张大千热”,成为当时艺术界的一件大事。自然,这几次展览,也成为了后来经久不衰举办有关张大千书画展览的始源与里程碑。

艺术的延续不仅仅只是大师作品的持续展览,群体的传承和发扬光大则尤显重要。据不完全统计,由张善孖、张大千先生创立的“大风堂”,遍布在海内外的一代弟子就多达近200人,二代、三代弟子则成几何级数递增。他们或以书画闻名,或致力于美术教育,已成为弘扬中国美术、书法的一支重要生力军,他们传承、传播“大风堂”艺术及其思想,为中国传统美术和构建和谐社会贡献着积极的力量。

随着张大千先生闻名于世界艺林和创立泼墨泼彩画风,以及门下何海霞等众多弟子在美术界的地位提高与影响力增大,“大风堂”画派矗立于中国、世界艺术之林已成为不可争议的事实。

张大千先生虽已逝世,但是他的艺术和思想却延续着他的生命。书画已为先贤录,德艺留与后人承。“大风堂”——一个亿万斯年永恒响亮的名字。

三、       纪念研究 风起云涌

张大千先生仙逝后,张大千治丧委员会根据其遗嘱,将“摩耶精舍”房屋捐赠给公家,并挂牌成立台北张大千先生纪念馆。同时,大千先生故里内江亦于1985年筹划成立“内江市张大千纪念馆筹备委员会”,1992911中秋节,内江市张大千纪念馆正式开馆。200711月,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张大千研究中心在内江师范学院成立。

海峡两岸两座纪念殿堂除了提供给人们追思怀念和祭拜参观之外,尚在传播弘扬张大千先生艺术及其思想等方面作出了十分积极的努力与贡献。诸如大千故里印制纪念馆简介、宣传册,拍摄外宣片《走进大千》在卫视凤凰台播出,编辑或联合编辑出版《张大千遗墨选》、《世纪丹青》(藏品集)、《论文集》、《现代书画名家款识印鉴》、CD-ROM电脑光盘、VCD光盘等。同时,内江市还举办了“大千文化经贸节”、编排上演了川剧《张大千》、开展了纪念张大千先生诞辰100周年系列活动(含《张大千、张善孖原作展》、《大风堂弟子作品展》等)、举办“大千杯”少儿国际书画大赛、每年中秋举办“大风堂追思缅怀仪式”和“大风堂(艾林)中秋笔会”、协同CCTV拍摄《大千故里话大千》专题片并在CCTV“走遍中国”栏目播出等活动。2003年,四川省委省政府批准内江市张大千纪念馆为“四川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随着时间的推移,研究张大千先生生平艺术逐渐蔚然成风,以《台湾时报》出版社谢家孝先生、美国Freer Gallery of Art傅申先生、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孙家勤先生、台湾国立历史博物馆巴东先生和四川省社科院李永翘先生、北京《文艺报》包立民先生、天津市文管所邢捷先生、江苏常熟曹大铁先生、四川省博物馆魏学峰先生、河北沧州赵广智先生等为代表的研究群体纷纷著书立说,或展示生平逸闻、情操美德或褒扬艺术全才通才、博大精深。26年来,仅相关国家、地区正式出版社出版的有关张大千书画集即可谓数以百计、蔚为大观。这在中国乃至于世界美术史上都是十分罕见的。至于报刊杂志所登载的有关张大千的文章论述,则可谓数不胜数、浩如烟海,大有万口一谈大千世界之势。

今天,内江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正引领张大千家乡进行着如火如荼的“大千故里,文化内江”的品牌打造活动,围绕张大千主题而开展的工作得到强有力推进:原三号路已定名为“大千路”、东桐路临江沿线已遍植张大千喜好的梅花、大千国际酒店已开业迎宾、占地270余亩包括重建“大千故居”在内的“大千文化园”主体工程已竣工并向海内外开放等等。目前,有关书法店招街、通过中小学增加美术书法课并进而了解认知张大千、复制张大千作品、书画进入机关事业单位、从新编排川剧《张大千》、新闻媒体极力报道“大千故里,文化内江”相关内容、完善大千文化园建设晋级四A旅游景区以及筹备张大千先生诞辰110周年等工作正在由各有关方面牵头推进之中。

与此同时,四川省社科联、四川省教育厅又于20007年联合批准,在大千故里内江师范学院成立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张大千研究中心,这是海内外第一家落实了机构、人员编制、经费,为张大千先生专设的省级科研机构。目前,该中心已有13个有关张大千的省级课题立项。凡此种种,我们深信,随着纪念研究张大千先生机构的增多和各级各方面的日益重视,海内外艺坛全面、深入、客观认识张大千的新一轮热朝已经来临。

四、大师风范 流芳千古

缅怀张大千先生一生,是植根于传统又不断创新的一生。其创作“包众体之长,兼南北二宗之富丽”,集文人画、作家画、宫廷画和民间艺术为一体,融诗、书、画、印、鉴为一身。于中国画人物、花鸟、鱼虫、走兽、山水,工笔、写意、泼墨泼彩无所不能,无一不精。诗文真率豪放,书法劲拔飘逸,外柔内刚,独具风采。

综观张大千先生一生,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一生,是丰富多彩而又极富传奇的一生,是极具博大精深学识并取得辉煌成就的一生,是在传承、传播和弘扬中华民族灿烂文化上做出卓著贡献的一生,是赢得了世界艺术界、学术界的极大赞扬与尊重的一生,是为中华民族和中国艺术在世界上赢得崇高荣誉和极大光辉的一生。

“南张北溥”、“五百年来第一人”、“东张西毕”、 “当代世界第一大画家”、“艺坛宗师”,不过是构成浩瀚大千世界的一部分,缅怀纪念张大千先生,更重要的是弘扬张大千先生博大精深的艺术、弘扬张大千先生勤奋好学、努力拼搏、爱国爱乡、崇文尚艺、植根传统又敢于创新更善于创新的精神。

张大千先生:集传统书画之大成,汇东西文化之精髓!

张大千先生:内江人民的荣耀,中华民族的骄傲!

 

   

己丑3月于大千故里 吟泉居

合作伙伴

四川张大千研究中心 站长:四川张大千研究中心